2025-06-20
6月19日下午,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装备学院院长刘湘冬、副院长李新星一行赴三一锂能有限公司开展调研交流,公司制造部管理经理马超超、工作中心主任左源参与此次会议。双方就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精准对接新能源产业技术人才需求,校企考虑将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共建技术人才梯队,聚焦高压储能与低压重卡领域,开设“生产制造”与“售后服务”定向班,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高素质技能新生力量。
持证上岗:电工技能成为培养“硬门槛”
据三一锂能车间负责人左主任介绍,随着公司光伏及储能业务快速扩张,低压重卡电路装配、高压储能设备运维等技术岗位缺口持续增大。“操作工必须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电工证是入职必要条件,持证人员对安全生产和工艺质量更具保障力。”此次合作明确将“低压电工证、高压电工操作证”纳入毕业核心考核指标,学校需加强认证培训,确保学生实现“毕业即持证、入企即上岗”。
双班定制:校企资源融合破解人才痛点
针对三一锂能提出的技术工种高匹配度需求,学院设计双轨培养路径:
“生产制造定向班”:重点强化电工工艺、高压储能设备装调等能力,输送产线技术骨干;“售后服务定向班”:侧重故障诊断技术及海外项目服务能力,培养现场技术支援精英。
“订单式培养是双赢保障”,三一锂能制造部管理经理马总表示,“校企共建课程、共享实训资源,学生提前适应企业标准,大幅缩短岗位适应期。”
人才共育:军事化管理锻造“三一特质”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对三一职院学生展现出的职业素养高度认可。“学生不仅技能扎实,更通过晨跑等军事化训练养成了纪律性和执行力,这种‘三一特质’使其快速融入企业文化和生产节奏。”新能源装备学院院长刘湘冬透露,近三年我院校企合作班毕业生留任率超86%,转正月薪达6000-8000元,多名毕业生已成为公司骨干力量。
此次走访企业调研,有效促进了学校和企业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校企双方将在协同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促进学生高质量实习就业等方面谋求更大合作空间,共同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文、图/姜慧敏 审/刘湘冬